都說明朝的王爺多奇葩,其實清朝的王爺奇葩也不少,比如愛新覺羅·奕經。
愛新覺羅·奕經是乾隆皇帝的曾孫,道光皇帝的侄子,貝勒綿懿的兒子,和大多數皇室子孫一樣,奕經也是個只知道優遊享樂、庸庸碌碌的太平王爺,還有個雅好,就是喜歡從民間徵集古玩。
奕經徵集古玩的辦法也非常奇特,他在自家府邸門前設了一個大柜子,有專人值守,民間都知道奕經的雅好,所以有什麼古玩字畫就拿來交給差役,放在大柜子里。每過幾天,柜子里東西多了,奕經就打開看看,有中意的就拿走,不要的還留在柜子里,由原主取回。
對於自己相中的古玩,奕經總是會開出令人滿意的價格,所以他在民間的口碑還不錯,起碼是個講信義的王爺,不是那種仗勢欺人、強取豪奪的惡霸。
他肯定想不到,正是這個優點,讓他在鴉片戰爭中取得了一場大勝!
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,英軍一路乘船向北方進發,連連攻克廣州、廈門、定海、鎮江等地,道光皇帝派出幾個皇親去迎敵,奕經就是其中的一個,被任命為揚威將軍。
不過,奕經根本沒有統兵打仗的經驗,以前只是統領過禁軍,陪皇帝打打獵,哪見過這種陣勢啊?所以,一見英軍的堅船利炮,奕經嚇得六神無主,只好跑到關帝廟去祈求武聖顯靈,幫助他打退英軍。
當然,這種荒唐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效果。
大清的軍隊個個都是腐朽不堪重用,八旗兵早就成為紈絝子弟的團體,而清朝一直倚重的綠營漢軍,同樣紀律渙散,官兵根本沒有多少國家領土觀念,也沒有軍人職責操守的觀念,只是當兵混飯吃,誰也不想出力賣命。
所以,遇到弱小的對手還能打一打,沒兒准僥倖能贏,若遇到英軍這樣「前所未有」的近代化軍隊,根本就不是對手,往往還沒有交戰,就一觸即潰。
不過,奕經倒是個心細的人,萬般無奈之下,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王府徵集民間古玩珍寶的法子,那麼,能不能在民間散布消息,高價「徵購」英夷首級呢?
別說,這個法子倒真的歪打正著了,常言道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,這個消息一傳開,民間許多亡命之徒都為了「賞金」鋌而走險。
這些人紛紛攜帶兵刃,暗自前往英軍兵營,進行各種偷襲,倒是有不少人得手,「獵取」到了英軍的頭顱。奕經也很大方,每個人都給了豐厚的獎賞,還鼓勵他們更多地殺敵。
英國人也慌了,他們自開戰以來,見慣了烏泱泱的清軍在他們的槍炮面前爭相潰逃的樣子,誰料中國人突然變得勇敢兇悍起來,看見英國人就像見到「金子」一樣興奮,不惜代價只為砍掉英軍的腦袋,很快,英軍就被暗殺了幾十個人!
這下子,英軍害怕了,只好撤退,暫避風頭。
就這樣,整個鴉片戰爭中,殺傷英軍最多的竟然不是清朝的軍隊,而是王爺花錢從民間「徵購」來的,真是諷刺啊!
鴉片戰爭中清軍一觸即潰,這個王爺想了個好辦法,大獲全勝
都說明朝的王爺多奇葩,其實清朝的王爺奇葩也不少,比如愛新覺羅·奕經。
愛新覺羅·奕經是乾隆皇帝的曾孫,道光皇帝的侄子,貝勒綿懿的兒子,和大多數皇室子孫一樣,奕經也是個只知道優遊享樂、庸庸碌碌的太平王爺,還有個雅好,就是喜歡從民間徵集古玩。
奕經徵集古玩的辦法也非常奇特,他在自家府邸門前設了一個大柜子,有專人值守,民間都知道奕經的雅好,所以有什麼古玩字畫就拿來交給差役,放在大柜子里。每過幾天,柜子里東西多了,奕經就打開看看,有中意的就拿走,不要的還留在柜子里,由原主取回。
對於自己相中的古玩,奕經總是會開出令人滿意的價格,所以他在民間的口碑還不錯,起碼是個講信義的王爺,不是那種仗勢欺人、強取豪奪的惡霸。
他肯定想不到,正是這個優點,讓他在鴉片戰爭中取得了一場大勝!
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,英軍一路乘船向北方進發,連連攻克廣州、廈門、定海、鎮江等地,道光皇帝派出幾個皇親去迎敵,奕經就是其中的一個,被任命為揚威將軍。
不過,奕經根本沒有統兵打仗的經驗,以前只是統領過禁軍,陪皇帝打打獵,哪見過這種陣勢啊?所以,一見英軍的堅船利炮,奕經嚇得六神無主,只好跑到關帝廟去祈求武聖顯靈,幫助他打退英軍。
當然,這種荒唐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效果。
大清的軍隊個個都是腐朽不堪重用,八旗兵早就成為紈絝子弟的團體,而清朝一直倚重的綠營漢軍,同樣紀律渙散,官兵根本沒有多少國家領土觀念,也沒有軍人職責操守的觀念,只是當兵混飯吃,誰也不想出力賣命。
所以,遇到弱小的對手還能打一打,沒兒准僥倖能贏,若遇到英軍這樣「前所未有」的近代化軍隊,根本就不是對手,往往還沒有交戰,就一觸即潰。
不過,奕經倒是個心細的人,萬般無奈之下,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王府徵集民間古玩珍寶的法子,那麼,能不能在民間散布消息,高價「徵購」英夷首級呢?
別說,這個法子倒真的歪打正著了,常言道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,這個消息一傳開,民間許多亡命之徒都為了「賞金」鋌而走險。
這些人紛紛攜帶兵刃,暗自前往英軍兵營,進行各種偷襲,倒是有不少人得手,「獵取」到了英軍的頭顱。奕經也很大方,每個人都給了豐厚的獎賞,還鼓勵他們更多地殺敵。
英國人也慌了,他們自開戰以來,見慣了烏泱泱的清軍在他們的槍炮面前爭相潰逃的樣子,誰料中國人突然變得勇敢兇悍起來,看見英國人就像見到「金子」一樣興奮,不惜代價只為砍掉英軍的腦袋,很快,英軍就被暗殺了幾十個人!
這下子,英軍害怕了,只好撤退,暫避風頭。
就這樣,整個鴉片戰爭中,殺傷英軍最多的竟然不是清朝的軍隊,而是王爺花錢從民間「徵購」來的,真是諷刺啊!